《人民日报》今天刊发报道关注海南装配式建筑。题为《像搭积木一样盖好房,海南推行装配式建筑,优化品质、缩短工期、节能环保》,其中提到了海口江东新区重点项目——海口金融中心,全文如下:
“像造车一样造房!”在海南海口金融中心施工现场,这不是一句口号。繁忙有序的工地上,少了刺耳噪声、沙石扬尘,工人们借助吊车,熟练地将运抵的预制构件卸货、吊装,像“搭积木”一样,快速搭起一层房屋。工厂造构件,工地搞安装,这便是装配式建筑。
作为江东新区重点项目,海口金融中心总建筑面积近8万平方米,预制率约52%,装配率达52.7%。项目生产副经理李逸威告诉记者,“我们根据项目图纸,将现场钢筋绑扎和模板支撑工作量大的部位,拆分出来做预制构件。目前大量预制的是叠合板与内墙板。”
3月16日,海口金融中心项目项目施工现场。海口日报记者 陈长宇 摄
采用预制内墙板,省掉原本传统的砌砖、抹灰等步骤,可以大幅缩短施工时间。李逸威说,“采用预制内墙板后,扣除工厂加工,可节约40%的时间。”叠合板则最能体现预制与现浇的结合,“我们用的预制叠合板厚6厘米,上面再现浇7厘米混凝土,一块楼板便制成了。”
不仅快,质量也挺好。李逸威表示,“预制构件运到现场后,并不是简单拼起来,我们会进行钢筋混凝土的搭接和浇筑,所以装配式建筑并不存在安全问题。而且装配式构件是在工厂里预制的,还能改善墙体开裂、渗漏等质量问题。”
3月17日,海口金融中心项目施工现场。海口日报记者 康登淋 摄
在金融中心施工现场,吊车上的一块预制叠合板引起了记者注意。每块预制叠合板上都附有一个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可看见构件编号、尺寸、使用部位、安装方向等信息,每个预制构件都可溯源。
“源头”就是中铁四局海口装配式预制厂。
在预制厂车间,记者看到,自动化生产线上,工人们正按照项目图纸标准将混凝土灌入模具中。一块块叠合板预制件丝毫不差,从自动化生产线上成批产出,而后在蒸汽养护窑养护8小时,再转运至堆场喷淋养护,便可成批装车发往施工现场。
“我们厂制作的构件比现场现浇更精密,混凝土平整度好,构件成型快,建筑材料损耗程度低,建筑垃圾集中处理也更环保。”中铁四局海口装配式预制厂经理武乐洋介绍,“另外,装配式建筑使得钢筋工、木工、模板工等工人从工地解放,进入工厂。”
这些都意味着更专业高效。海南建筑产业化股份有限公司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负责人关远程告诉记者,“以预制率35%的30层住宅项目为例,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较传统建筑最高可节约工期45%,最多可减少能源消耗40%,现场施工人数、建筑粉尘最多可分别降低75%、30%。”
海口金融中心项目效果图
近年来,海南将装配式建筑应用列入生态文明建设四大标志性工程,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2020年当年,装配式建筑面积达到1100万平方米。
“相较于传统建筑,装配式建筑在建筑品质、施工工期和节能环保等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对于装配式建筑的前景,关远程信心满满,“由于产业配套不完善、相关技术不成熟等问题,目前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成本依然高于传统建筑,但建设成本这一难题,有望在产业链形成系统化、规模化生产后顺利解决。”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