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拜访3家企业,“戒掉”午睡习惯,晚上忙到转钟……在本轮疫情发生后,海口处于静态管理期间,海口招商工作人员朱英纯却每天在外奔波忙碌。因为,从8月开始,他有了一个新身份——海口投促局京津冀分局局长,被派驻北京开展“上门招商”。
据介绍,为全力推动显示度高、带动性强、成长性好的项目落户海口,实现产业招商新突破,今年7月海口市投促局牵头该市各园区、各行政区组建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成渝4个区域分局,已派出10多位招商专员达驻地城市,初步形成了“1+4”招商工作格局(海口各招商专班+4个区域分局)。
“海口投促局京津冀分局一共有3人,分别来自海口投促局、江东新区管理局、复兴城产业园,都有非常丰富的招商经验。”朱英纯介绍,8月7日到达北京后,按照疫情防控政策要进行7天居家隔离,“隔离期间,我们也没闲着,按照招商目录挨个给企业和行业协会打电话,提前预约拜访时间,每天对接几十家企业。”
隔离结束后,朱英纯和同事便立马进入高强度的工作状态。“过去,我们都是联系好企业,等他们来海口调研考察。如今,在一二线城市设立了分局,我们可以直接去企业总部登门拜访,沟通效率提升了很多。”朱英纯告诉记者,北京头部企业聚集,所以很珍惜这样的机会,每天尽可能多地去拜访企业,加速推动企业落地。
“为了节约时间,我们的午饭通常在外解决,吃完就立马赶到下一家。晚上回来,还要梳理白天拜访企业的产业情况和发展诉求,梳理其匹配的自贸港优惠政策,并向客户提供落地建议方案。”朱英纯说,为了让企业感受到海口招商引资的诚意,他和同事都是及时把梳理好的材料反馈给企业,“所以几乎每天忙到凌晨。”
除了上门拜访企业,各类大型会展也是招商引资的优质平台。在8月31日至9月5日北京举办的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海口投促局京津冀分局招商主任刘亚静被安排前往各个展馆“扫馆”,寻求合作机会。
“您了解我们海南自贸港双15%的政策吗?”“有没有意向来海口设立头部企业?”“海口高新区对医药企业扶持力度很大,您想设厂的话可以去考察下”……每到一个展厅,看到有和我省“3+1”主导产业发展相契合的企业,刘亚静都会主动递上名片,介绍海南自贸港政策和海口市重点产业定位,了解企业发展规划,探寻合作可能。
“服贸会上,我注意到北京软体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在现场展示的机器人,可将水果快速分拣装盒,抓取过程还能对水果称重,科技含量很高。”刘亚静和现场负责人沟通后了解到,该公司生产的产品已获得多项专利,并远销全球20多个国家,“他们公司对来海南发展也很感兴趣,我们已经约好10月份和公司负责人直接洽谈。”
“本轮疫情暴发后,海口投促局克服困难,坚持坚持‘一手打伞,一手干活’,实现精准招商不停歇。”海口投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在重点城市地区设立招商分局,减少了地区间的招商壁垒,提高了招商引资的效率和质量,“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探索驻地招商新模式,依托当地商协会、第三方服务机构及各类企业资源,推进与企业沟通洽谈及来海口考察,促进项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