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在龙华区政府服务中心市场监管窗口,工作人员正在办理企业业务,数字化的应用大幅简化了业务流程。本报记者 孙士杰 摄
营业执照、生产经营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在海口,无论在商场、超市还是餐厅,只需拿出手机扫一扫店家营业执照上的二维码,企业类型、各证件信息一目了然,“看不见、摸不着”的数据从“幕后”被放到了“台前”。
近年来,随着海口经营主体逐年增加,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持续推进监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数字赋能信用监管,增强了企业信息透明度,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也使“数字红利”逐渐渗透到市民的日常生活中,不断打造监管便利、消费放心的“数治”金钥匙。
一码识信用 开启数字化监管模式
7月14日,记者跟随市市场监管局龙华分局金贸监管所工作人员张旭走进海口万象城负一层的一家超市,现场查看了商品货架、橱窗中的食物,对照食品安全相关项目逐一检查后,张旭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打开相关页面,将此次检查结果实时上传到“云端”。
“过去检查需要手写检查单,流程麻烦,且需要反复核对,花费一个小时也只能检查两三家。”张旭介绍,如今数字赋能信用监管,信息透明度大大提升,一个小时他们可以检查7至8家,提高了监管效率。
这仅是海口市场监管工作数字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以数字赋能信用监管,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海南)实现经营主体信用信息归集查询、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年报管理等功能,使用数字技术进一步强化数据全量归集、全面共享,健全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充分发挥市“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牵头作用,完善贯穿“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企业信用监管模式。
惠企添动能 探索协同监管新路径
不仅是监管部门,众多企业也体验到了“信用监管”和“数字+信用”的深度融合,乘上数字化的“东风”,激活创业的“一池春水”。
陈基发在海口经营一家科技有限公司,近日,他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海南),填写好资产状况等信息后成功报送了2022年企业年度报告。“以前还需要拿着各项材料跑窗口办理,现在年报非常方便,电脑操作只需要3至5分钟。”陈基发感慨道。
海南铂海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郭婷婷告诉记者,今年5月她在海南商事主体登记平台(海南e登记)完成了信息采集、市监登记、领用营业执照等企业开办流程,企业顺利落地海口。“没想到如此方便快捷,在网上申请以后,营业执照和行政章、财务章等四大公章3个工作日左右就寄到了我的公司。”郭婷婷说。
营商环境是衡量一个城市竞争力、吸引力、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才能让海口成为发展政策的“高地”,企业成本的“洼地”。海口正不断推动信用体系建设,优化全市营商环境。市市场监管局通过完善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深化企业年报“多报合一”和信息公示制度,开展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各监管领域部门间数据共享推进企业信用数据动态归集,探索“数字+信用”协同监管的新路径,打造信用数字化监管的“奠基石”,为全市经济发展增添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