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上海财经大学校友创投医疗专委会携10余家知名医药企业代表赴海口,围绕国际医疗器械转化、自贸港政策红利等展开深度对接,这是一场跨地域的产业火花“碰撞”。作为海南生物制药的主阵地,目前海口医药产值已占海南全省97%,海口国家高新区已经集聚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80家。
从“乐城研用”到“海口生产”
座谈会上,海口投促局、海口高新区向企业推出“自贸港医药产业服务包”,详细解读医药制造、药械审批等领域的政策优势和承载条件。“乐城研用+海口生产”是海口高新区与博鳌乐城先行区联手打造的飞地经济合作创新模式。这一模式依托乐城真实世界研究政策,推动进口药械快速注册,随后转移至海口高新区实现规模化生产。一位乐城先行区知名药企负责人专程来到海口和企业家探讨上海企业的落地实践。
据了解,除了已在海口实现地产化的全球创新药“科赛拉”以外,康哲药业磷酸芦可替尼软膏、帝基生物QuantiDNA和ColoScape体外诊断试剂、苏生生物聚酯胶原骨修复材料等,正借力“乐城研用+海口生产”模式,一步步向实现地产化的“终点线”迈进。
在海南先声药业海口药谷生产基地,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全球创新药“科赛拉”。海口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孙士杰 摄
服务、资本、人才精准护航
除医药企业外,金融、法律、人力资源、数据科技等配套服务机构同步参与对接。例如,基金公司将利用海南QFLP等跨境投融资通道,为药企引入国际资本与技术。人力资源机构将协助企业引进高端医药人才,破解企业用人痛点。
海南省首个药械创新服务站也于2021年就在海口高新区设立了。海南省药监局将药械审评审批专业化指导服务前移到医药产业一线阵地,提高产品上市及研发成果转化效率。
一家药企在介绍药械行业情况
企业点赞自贸港“加速度” “从政策解读到审批落地,再到ODI审批提速等跨境投融资服务,一天的园区调研和交流座谈,让我们体会到海口的政策和服务效率远超预期,将加快推进项目落地计划”,参会药企代表表示。海口投促局负责人说,“生物医药是海口市重点培育壮大的产业赛道,随着“乐城研用+海口生产”模式的深化,更多创新药械有望复制“快速上市+本地生产”路径,助力更多企业开拓中国大市场。”座谈企业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