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1+N”货币信贷政策体系出台背景和实施效果通报》新闻发布会在海口举行,海南“1+N”货币信贷政策体系推动信贷总量合理增长。截至10月末,全省各项贷款余额10498亿元同比增长5.4%。
为优化海南信贷结构,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海南自贸港建设功能,今年,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联合海南银保监局等16个厅局出台了多项信贷支持政策,形成了“1+N”货币信贷政策体系。园区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创金融、跨境金融五大金融体系得到快速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副行长黄革:
“1+N”政策出台以来,“五位一体”金融新格局初步形成。截至10月末,全省11个重点园区(含入园企业)信贷余额631亿元,同比增长28.4%。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19亿元,同比增长12.5%;
应收账款融资服务缓解“融资难” 已为海南企业“贷来”近29亿元
今年以来,海南持续加强应收账款融资宣传推广,进一步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截至目前,海南辖内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累计注册用户107户,上传应收账款信息137笔,促成融资50笔,融资金额28.9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9.53%。
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征信管理处副处长林文轩:
继续推动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动产融资服务方式创新,拓展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积极推进“政采贷”业务落地,实现“政采贷”业务质量做实、服务做优、体量做大。
跨境金融突飞猛进 自由贸易账户收支金额是去年同期6倍多
在绿色金融和跨境金融发展方面。截至9月末,海南全省绿色信贷余额475亿元,同比增长13.1%。前10月,自由贸易账户收支折合人民币1064.26亿元,是去年同期的6.18倍。
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南省分局资本项目管理处副处长张园园:随着多项跨境人民币优化政策出台落地,市场主体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结算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经常项目结算额成倍增长,有力支持了自贸港企业日常经营的实际需求。
以下为新闻发布会实录
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新闻发言人向向: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海南省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发布会的主题是关于《“1+N”货币信贷政策体系出台背景和实施效果通报》。
为优化我省信贷结构,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海南自贸港建设功能,今年,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联合海南银保监局等16个厅局出台了多项信贷支持政策,形成了“1+N”货币信贷政策体系。为了让大家及时了解有关情况,我们今天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副行长黄革先生、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货币信贷管理处副处长戴鸿广先生、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金融研究处副处长何志强先生、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征信管理处副处长林文轩先生、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南省分局资本项目管理处副处长张园园女士,请他们就《“1+N”货币信贷政策体系》的出台背景、主要内容和落实情况向大家进行介绍。下面,先请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副行长黄革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副行长黄革: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关键之年,为更好地发挥金融的核心功能,促进金融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今年初,我行在信贷政策指引方面,确立了以结构优化带动总量扩张的工作思路,以年度信贷指导意见为基础,今年以来联合海南银保监局、海南证监局、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南省分局、海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海南省发展改革委、海南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海南省财政厅、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海南省乡村振兴局、国家税务总局海南省税务局等16个厅局陆续出台了金融支持重点园区、中小微企业、乡村振兴、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绿色金融支持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等七个专项意见,发起了“自贸港金融服务企业提升行动”“2021-2023年推进海南省动产融资行动”“‘贷动小生意,服务大民生’金融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专项行动”等三个专项行动,形成了“1+N”货币信贷政策体系。
“1+N”政策出台以来,金融机构按照“1+N”政策要求努力调整信贷结构,推动信贷总量合理增长,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从总量看,全省信贷增速持续提升,信贷增长疲软的现象有所改观。截至10月末,全省各项贷款余额10498亿元,同比增长5.4%,信贷增速较上半年2.5%左右的平均增速提升了1.1倍。
跨周期看,近两年信贷平均增长5.8%,与经济两年平均增速(7.0%)基本匹配,“1+N”政策体系为自贸港建设创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分结构看,“五位一体”金融新格局初步形成。一是园区金融快速增长。截至10月末,全省11个重点园区(含入园企业)信贷余额631亿元,同比增长28.4%。二是普惠金融稳健发展。截至10月末,全省农户贷款319亿元,同比增长10.9%;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19亿元,同比增长12.5%;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余额189.8亿元,同比增长12.4%。三是绿色金融开局良好。截至9月末,全省绿色信贷余额475亿元,同比增长13.1%。四是科创金融蓬勃发展。1-10月,全省银行机构向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发放贷款21.5亿元。五是跨境金融突飞猛进。1-10月,全省涉外收支总额275.98亿美元,同比增长91.66%;其中,2021年1-10月,人民币跨境收付额366.45亿元,同比增长51.33%。自由贸易账户收支折合人民币1064.26亿元,是去年同期的6.18倍。辖内共办理QFLP业务49笔,引入QFLP基金管理企业13家。
向向:
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提问前请大家通报所在媒体机构名称。请举手示意。
答记者问
金融时报记者:
“1+N”政策体系的下一步工作打算?
黄革:
“1+N”政策体系是调整优化海南信贷结构的治本之策,也是提升海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自贸港建设能力的关键之举,需要久久为功,不断深化。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咬住目标不放松,督促完成各项目标任务。通过会议督导走访调研等多种形式,督促商业银行完成全年信贷总量增长和结构优化目标;同时,我们也将指导各金融机构提前谋划好明年一季度信贷工作,为明年一季度信贷工作迎来“开门红”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全力以赴破堵点,持续开展跟踪问效工作。明年我行将协同“1+N”政策体系的相关部门加强调查研究,跟踪了解金融机构在政策执行中遇到问题,根据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需要,适时对“1+N”政策进行升级迭代,及时打通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难点和堵点。
三是高位推动抓落实,提升“1+N”政策为全省战略。我行将积极响应省政府即将出台的万泉河“金融畅通工程”意见,不断建立健全“1+N”政策落实长效机制,努力构建“五位一体”自贸港金融发展新格局。
海南广播电视总台融媒体中心记者:
今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有针对性加强对个体工商户等生产经营的支持。人民银行举办的第六场“金融保市场主体”新闻发布会提出将开展“贷动小生意,服务大民生--金融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专项行动”。请介绍一下我省该项行动开展情况。
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货币信贷管理处副处长戴鸿广:
个体工商户是国民经济中最基础和基层的生产经营者,据省税务局统计,全省正常纳税个体工商户已达32万户,涉及大量人口就业,关乎大量家庭的日常生活。特别是还有不少的个体工商户在疫情影响中尚未完全恢复过来,需要再帮一把。可以说,做好个体工商户的金融支持工作,既关系当地民生民心,又关系到一个地区的经济活力,是我们必须做好的工作。今年以来,我行坚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相结合,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积极开展“贷动小生意,服务大民生--金融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专项行动”。主要工作有:
一是开展调查研究,制定政策文件。6-7月,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座谈会等方式,了解个体工商户融资需求、问题困难、政策建议等,形成专项调研报告。8月,在调研基础上,联合海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等三部门制定并印发《关于开展“贷动小生意,服务大民生”金融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专项行动的通知》,指导商业银行和市县相关部门开展行动。
二是编制政策指南,多渠道向市场主体推送。8月以来,组织各市县银行业金融机构梳理汇编了17个市县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指南,集中展示了个体工商户金融政策、信贷产品及线上了解和办理渠道等内容。同时通过相关厅局及市县政府部门官网官微向省内个体工商户推送。
三是强化银企对接,提升金融服务获得感。组织商业银行“线上线下相结合”,以网格化方式宣传政策、了解需求、对接服务。8月以来,全省银行已走访社区、村镇1800余次,并向7300多家个体工商户放贷超30亿元。10月末,全省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余额190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个体工商户经营性信用贷款余额24.2亿元,占比13.2%。
下一步,我们将联合相关单位,加强对各金融机构专项行动开展情况的监测评估,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调研督导,进一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经济日报记者:
请问绿色金融在支持我省绿色、低碳发展方面有什么成效,下一步有什么举措?
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金融研究处副处长何志强:
2021年初,人民银行对绿色金融工作进行了部署,提出了发展绿色金融“三大功能”“五大支柱”的基本框架,人民银行海口中支加大工作力度,海南绿色金融发展取得积极进展。截至三季度末,全省绿色信贷余额达475.97亿元,较年初增长10.95%,不良贷款率保持在1.55%的水平,低于同期我省各项贷款不良水平;海南银行成功发行海南自由贸易港首单绿色金融债券,发行规模为人民币10亿元;建立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激励相容的评价机制,完善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
下一阶段,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构建多层次绿色金融市场体系。4月21日,央行、发改委、证监会联合印发《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我行将加强宣传推广,强化与绿色债券相关管理部门的沟通协作,引导和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发行绿色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项目,更好地服务海南自贸港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任务。
扎实推进绿色金融评价。根据人民银行《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做好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工作,积极拓展评价结果的应用场景,着力提升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绩效。逐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绿色金融业绩评价、贴息奖补等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增加绿色资产配置、强化环境风险管理,提升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能力。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大力发展应收账款融资,对于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请介绍一下我省这项工作的进展情况。
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征信管理处副处长林文轩:
应收账款融资,不仅为缺乏不动产的小微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也有助于核心企业减少自有资金占用,从而降低核心企业供应链整体成本。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建设的服务于应收账款融资的金融基础设施。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人民银行有关决策部署,大力推进海南省动产融资推广工作,进一步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积极优化海南省营商环境。
一是加大统筹推进工作力度。6月,我们联合海南省发改委等9个部门制定并印发《2021-2023年推进海南省动产融资行动方案》,共同推进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工作。8月,组织全辖20家银行机构召开了2021年海南省动产融资工作推进会,并对20家银行机构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和目标。10月,组织20家金融机构召开了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培训会议,指导辖区金融机构开展平台业务。
二是积极协调推进政府采购系统与平台对接。我们今年多次到省财政厅就系统对接平台业务召开工作协调会,并两次邀请中征公司的业务负责人一起前往省财政厅,就系统开发中遇到的还款账户锁定等具体问题认真研究,并达成了在12月底前实现政府采购系统与平台对接的意向。
三是加强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工作的宣传推广。我们通过互联网、公众号、银行柜台等多渠道进行宣传,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平台及公示系统的宣传推广力度,扩大平台的认知度,让更多中小微企业熟悉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动员更多小微企业注册为平台用户,推动供应链核心企业与平台对接。
2021年1-11月,海南省辖区累计平台注册用户107户,上传应收账款信息137笔,促成融资50笔,融资金额28.92亿元,融资金额较去年同期增长49.53%,其中服务中小微企业融资46笔,融资金额25.37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更多政策支持;推动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动产融资服务方式创新,拓展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积极推进“政采贷”业务落地,实现“政采贷”业务质量做实、服务做优、体量做大。
国际旅游岛商报记者:
您好,国家在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请问当前海南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开展情况如何?另外,我们注意到,在前不久发布的84号文实施方案中提到“简化QFLP外汇登记手续”,请问QFLP是否可以跨境人民币结算,是否有额度限制?
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南省分局资本项目管理处副处长张园园:
感谢您的提问。人民币是我们国家的法定货币,是我国居民和企业工作生活中使用的结算货币,在跨境支付时使用人民币能够提供极大便利:一方面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不需要进行外币兑换,省去了货币兑换的麻烦,另一方面无需承担汇率波动的风险,避免货币兑换价格损失,这是跨境使用人民币的最大市场需求。近几年来,随着多项跨境人民币优化政策出台落地,市场主体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结算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经常项目结算额成倍增长,有力支持了自贸港企业日常经营的实际需求。
今年前10个月,全省人民币跨境收付额366.5亿元,同比增长51.5%,已达到2020年全年收付额的98.4%;其中,经常项目167.7亿元,同比增长1.3倍,资本项目198.8亿元,同比增长17.9%。关于您的第二个问题,QFLP可以用跨境人民币结算,且鼓励以跨境人民币结算。另外QFLP没有投资额度限制。
向向:
感谢各位记者的提问,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离不开金融政策的有力支持,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联合相关单位积极构建了货币信贷政策体系,更好地服务市场主体,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及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动能,欢迎和希望媒体朋友及时关注与报道相关政策以及政策的落地实施情况。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来源:海南新闻联播、海南省新闻办公室
记者:田程远 邝芝富 实习生:杨茗雅